1.美歐大力開發“蛙人”水下運送平臺美歐大力開發“蛙人”水下運送平臺
導語本文深入探討了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在“蛙人”輸送艇(SDV)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情況,包括美國Mk 海豹突擊隊輸送艇、英國Victa級潛艇等十多種新舊平臺。這些項目旨在降低特種部隊對傳統投送平臺的依賴,實現遠程、隱蔽的水下運兵。目前,SDV領域尚待普及與廣泛使用,但其潛力巨大,充滿機遇與挑戰。眾多公司正積極研發水下平臺以推動此類行動的發展。本文作者彼得·費爾斯特德始終密切關注該領域的最新動態。

美國:新平臺 美國方面,特種作戰司令部推出了兩種互補的SDV平臺:淺水戰斗潛航器(SWCS)與干式戰斗潛航器(DCS)。SWCS根據年合同生產與研發,用于取代Mk 8海豹突擊隊輸送艇,命名為Mk 海豹突擊隊輸送艇。首個測試艇在年底交付。TBE公司獲得了年月的獨家合同,負責生產后續的Mk 輸送艇,并提供工程和技術支持服務,總共有艘SWCS已投入生產,其中6艘已交付,剩余4艘計劃在財年前交付。DCS則替代了已取消的“高級海豹突擊隊輸送艇”,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已交付兩套系統,第三套正在收尾。DCS專為特種部隊提供在水下長距離潛航的能力,具備鎖進/鎖出系統,允許人員在潛航器完全潛入水下時進出,以減少被發現的風險。預計在財年具備全面作戰能力。
英國:新能力 英國海軍特別舟艇隊擁有三艘SWCS,從年美國對外軍售中獲得,取代了Mk 8海豹突擊隊輸送艇。同時,英國SDV新能力嶄露頭角,JFD公司展示了最新款SDV——Shadow Seal,于年5月首次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特種部隊周展上展出。Shadow Seal是一款四人艇,最大水面速度為5.5海里/小時,最大水下速度為4.5海里/小時,水上續航距離為海里,水下續航距離為海里。這款潛航器能夠在每個艙室中攜帶2名人員,支持靈活的人員配置與任務執行。
法國:重建能力 法國戰斗潛水員部隊休伯特突擊隊使用Stidd Systems制造的潛水平臺,包括多用途戰斗艇(Multi-Role Combatant Craft)與特種作戰水下航行器(SWUV)。SWUV于年亮相,長8.5米,可搭載6名特戰潛水隊員,最大速度為海里/小時,作業深度為米。法國海軍已訂購約艘SWUV供休伯特突擊隊使用。隨著“梭魚”級潛艇的服役,法國海軍恢復了從潛艇的干甲板掩蔽艙發射SDV的能力。Alseamar公司開發了Murene潛水員推進裝置與兩種SDV(Coryphene和Sphyrene),提供先進的導航系統、用戶友好的人機操作界面與衛星通信系統。
意大利:延續傳統 意大利海軍的水下作戰能力追溯至一戰時期,CABI Cattaneo公司提供6人SDV,長9米,高1.8米,橫梁長1.米,搭載2名領航員外加4名特戰潛水員,最大航速超過8海里/小時,潛深可達米。CABI Cattaneo公司與意大利造船商芬坎蒂尼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結合水下航行器與大型船只,以增強水下作戰能力。
未來與前景 SDV領域的近期發展展示了新功能的嵌入機會,與傳統解決特定需求的采購模式不同,公司先發展能力后尋找市場,使市場更加靈活。特種作戰領域“重新發現了水底”,發現海底成為特種部隊自由行動的最后可用環境,推動了SDV市場的增長。JFD公司戰略與銷售總監阿利斯泰爾·威爾遜認為,將“蛙人”輸送艇與無人駕駛潛航器結合,類似于“忠誠僚機”與空中戰斗機的組合,體現了對SDV自動化的設想。雖然SDV尚未廣泛使用,但其對抗系統如岸基聲納系統與敵方港口海軍基地的探測系統尚未廣泛部署,這為沿海地區的水下平臺市場提供了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