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讓俊星環保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清洗氧化溝下水道(氧化溝處理污水的原理)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污水處理風機到氧化溝管道響是怎么回事
- 氧化溝工藝在什么時候使用
- 氧化溝工藝的工藝流程
- 城市污水處理廠氧化溝技術的應用?
- 什么是氧化溝污水處理法?
污水處理風機到氧化溝管道響是怎么回事
污水處理工藝中,氧化溝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常見方式。在氧化溝中,需要通過對空氣的供應來提供氧氣,從而促進污水生物處理。通常情況下,氧化溝需要使用風機來將空氣輸送到管道中供應氧氣。
如果在氧化溝管道中出現急促、響亮的聲音,則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導致的:
1. 風機的風量過大,導致氧化溝中的空氣速度過快、壓力過大,振動產生噪音。
2. 氧化溝的管道設計和安裝不當,導致管道內部存在懸掛物、磚塊等不良結構,使得空氣通過管道時摩擦劇烈,產生噪音。
3. 風機質量問題,如風機軸承磨損,風機葉片變形等問題,導致運轉時產生噪音。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降低氧化溝管道噪音:
1. 調整風機的風量和風壓,避免氧化溝中空氣流速過快,造成噪音。
2. 對氧化溝設計和清洗,保持管道內部的干凈與平整。
3. 定期對風機進行維護和檢修,保證其正常運行,降低噪音產生的可能性。
總之,污水處理風機到氧化溝管道響聲,需要充分排查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減少噪音對工作環境的影響。氧化溝工藝在什么時候使用
氣化溝工藝是一種常見的生物處理工藝,主要用于處理有機廢水和污泥。它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使用:
1.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氣化溝工藝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如化工、制藥、食品加工等行業的廢水。它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機物,減少廢水中的COD和BOD5等指標。
2. 污泥處理:氣化溝工藝還可以用于污泥處理。它通過在氧化環境下分解污泥中的有機物,從而減少污泥的體積和重量,降低處理成本。
3. 適用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氣化溝工藝通常用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因為它的投資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處理效果也比較穩定。
總之,氣化溝工藝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的處理。它的優點包括處理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簡單等。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容易產生異味、需要大量的空間等問題。因此,在選擇氣化溝工藝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工藝。氧化溝工藝的工藝流程
如圖所示:
氧化溝工藝處理污水的簡易技術。在反應原理上一般采用延時曝氣,保持進出水連續,不用初沉池,在溝中所產生的微生物在污泥中得到穩定的存活生長,并在污水曝氣凈化中發生反應,大大簡化了處理步驟。氧化池一般承狹長的首尾相連的環形溝渠形狀,曝氣裝置多采用表面曝氣器?! ?/p>
污水進入氧化溝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再通過曝氣裝置特定的定位作用進而產生曝氣推動,使得污水與污泥在閉合渠道內成懸浮狀態做不停的循環,污泥在循環中進一步與污水充分混合,其中微生物與有機物充分反應,然后混著污泥的污水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使污水得到凈化。
擴展資料
氧化溝工藝的技術與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物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自身的獨特工藝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氧化溝可以將污水與污泥充分混合和并且推流。在一個長期的階段內呈現完全污水與污泥充分混合的特征,而在短期呈現推流循環的特征,氧化溝這種首尾相接的封閉環形反應器中的水流特征有利于提高氧化能力與反應時間,實現充分反應。
二是氧化溝在溶解氧濃度梯度上區分明顯。由于曝氣設備的定位分區以及氧化溝的結構,使溝內沿水流方向存在明顯的溶解氧濃度梯度,使氧化溝內兼顧好氧區和缺氧區兩個區域,并能夠呈現出好氧區和缺氧區的交替變化的特點。
在缺氧區可以在污泥中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將硝態氮還原為氮氣,在好氧區中可以進行有機物去除、硝化作用、聚磷菌吸磷等多項反應,從而實現了脫氮除磷。
三是氧化溝同時具備高能區和低能區兩個能量區。在裝置曝氣設備附近處呈現高能區,有利于氧與液體的充分混合以及氧氣的充分移動。同時,在高能區域低能區的交替與差異過程中,在環流的低能區,增加了污泥絮凝的機會,使污泥更好的呈現出懸浮狀態。

四是曝氣和推流相互混合與分離。在不斷的混合分離再混合的過程中,提高了氧化溝的污水與污泥混合的效率,加速了細菌與有機物的結合反應速度,氧化池的運行更為靈活。
解決了曝氣設備很難同時滿足曝氣量控制和推流速度大小要求的矛盾,進而大大增加了脫氮除磷效果,提高了氧化溝的處理性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氧化溝工藝
城市污水處理廠氧化溝技術的應用?
城市污水處理廠氧化溝技術的應用具體內容是什么,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引言
氧化溝(Oxidation Ditch)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工藝,該工藝將一系列生物化學過程集中在一個閉合環路中,如硝化、反硝化、碳源代謝等,采用連續式反應池的原理,是一個連續循環完全混合的流程[1]。氧化溝工藝通常不需要初沉池,采用的多是延遲曝氣,由于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會在其中循環流動,因此,該工藝被形象的稱之為“氧化溝”或“氧化渠”,又叫“連續循環曝氣池”。
2 氧化溝工藝的特點
氧化溝在實際應用中的主要形式為卡塞爾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交替式工作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等,不同類型的氧化溝工藝差異較大,歸納起來氧化溝工藝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工藝流程簡單,運行管理方便
氧化溝工藝與其它污水處理方法相比,具有出水水質好,基建投資省、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工藝可靠性強、運行費用低等特點。氧化溝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低,較普通活性污泥法成本運行和基建費要低%~%和%~%。
2.2 耐沖擊負荷,污泥性質穩定
氧化溝工藝可以接受高濃度的生活污水和有機生產性廢水,有較好地承受水量和水質的沖擊負荷能力,尤其對于生產廢水處理效果較好[2]。氧化溝工藝適應于硝化-反硝化生物處理工藝,具有較明顯的溶解氧濃度梯度,據有關資料反應,氧化溝工藝的能耗比活性污泥法降低%。
2.3 適應性強
具有較強的耐沖擊負荷,對水溫、水質、水量等的變動有適應性。具有較高的去除BOD能力,在條件較好時可達%,即使在低溫時也可以達到良好的出水。
3 氧化溝工藝的應用
3.1 工藝的選擇
筆者對某市水質凈化二廠的工藝流程進行調查,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設計日處理規模萬m3,該市水質二廠處理部分通過曝氣池和氧化溝工藝比較經濟可行,確定采用了DE型雙溝式氧化溝工藝,該工藝具有較強的脫氮除磷和降解碳源能為,易實現自動化控制,便于管理等特點,工藝流程如圖1。
3.2 主要構筑物設計特點
(1)厭氧池。氧化溝和厭氧池合建在同一組池內,設計流量為.5 m3/h,共用4個鋼筋混凝土矩形池。厭氧池有效水深4.5 m,有效容積.5 m3,水力停留時間為1 h??梢酝ㄟ^堰門控制氧化溝的配水。
(2)氧化溝。氧化溝共4組,可調堰門共8套,有效容積 m3,設計流量為.5 m3/h,污泥濃度為 mg/L,溶解氧為0.4~2.0 mg/L。氧化溝采用了表面曝氣機臺,曝氣時高速運行,反硝化階段和低速運行確保池內水流循環,僅在曝氣時高速運行。每組氧化溝分為兩格,分為溝Ⅰ和溝Ⅱ,氧化溝內反硝化和硝化運行程序分為4個階段。
氧化溝有厭氧區、缺氧區和好氧區,A2/O是主要運行方式[3],經過了粗細柵格和旋流沉砂池進入氧化溝,對污水中的氮磷進行有效的去除。
(3)二沉池。二沉池為4座圓形池體,內徑 m,有效水深4.5 m,水力停留時間為3.5 h污泥回流比R為%,表面負荷為0. m3/m2h,池內配有吸泥機和浮渣泵,周邊有輻射式沉淀池。
4 實際運行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4.1 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某市凈化二廠年6月開始調試運行,年1月投產運行,運行過程中實際進出水水質情況見表2。運行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如設備運行單一且不易控制,并且能耗大。缺氧段,溝內低速運轉;好氧段,溝內均高速運轉。單速轉刷停運,這種運行方式沒有考慮氧化溝內微生物水平,可能使溶解氧水平過高,造成過氧化。在缺氧段有可能溶解氧不足,運行一個周期氧化溝設備的能耗為 kWh。
4.2 氧化溝運行模式改進
根據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對氧化溝工藝進行了改進。為了攪拌和推進水流,在氧化溝內增設了水下推進器。轉刷和推進器的運行分為A、B、C、D、E五種模式。
在保持好氧環境下可用B、C、D、E模式,缺氧環境用A模式。溶解氧控制就存在A與E組合、A與D 組合、A與C 組合和A與B組合四種方式。運行中可根據活性、進水負荷和氧化溝微生物數量進行選擇。根據A與C組合模式運轉情況看,處理后的出水水質:TP為1.0 mg/L,S≤ mg/L,氨氮為0.~0. mg/L,COD≤ mg/L,BOD5為3~5 mg/L,出水水質好,達到了二級排放標準。
另外,為降低設備使用壽命,氧化溝4個階段運行歷時調整為1 h,這樣易于管理和控制,氧化溝4個組合運轉一個周期的能耗,以A和D組合模式曝氣能力最強,適用于活性高、微生物數量很大的情況。
4.3 中水回用
中水主要用于如道路噴灑、沖洗污泥膠水機及沖車,還可以用于周圍市政綠化,其他中水可用于某凈化二廠內使用。該凈化二個計劃5年內完成中水配套管網設施和生產系統,實現中水開發利用的產業化、規范化。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bid.lcyff./#/?source=bdzd什么是氧化溝污水處理法?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污水滲入其中得到凈化。氧化溝工藝以其經濟簡便的突出優勢已成為中小型城市污水廠的首選工藝,同時在部分畜禽養殖污水好氧處理中得到應用。其工藝流程見下圖:
一般在畜禽養殖污水處理中主要設計參數為:
水力停留時間:~小時;
污泥齡:一般大于天;
有機負荷(BOD5):0.~0.千克/[千克(活性污泥)?天];
容積負荷(BOD5):0.2~0.4千克/(米3?天);
活性污泥濃度:~毫克/升;
溝內平均流速:0.3~0.5米/秒。
以上就是俊星環保對于清洗氧化溝下水道(氧化溝處理污水的原理)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清洗氧化溝下水道(氧化溝處理污水的原理)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