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02瀏覽: 805次標簽:
潛水分布在山前沖積洪積扇的頂部及廣大平原的淺層,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其次是河水、灌溉水的入滲補給。潛水的流向均由山前流向平原,總的趨勢是由西北流向東南。河水與潛水之間具有一定聯系,通常在河水高水位期補給潛水,而在低水位期排泄潛水。但在不同的河流地段,有所不同。潮白河密云段、大石河坨里至蘇村段均為河水補給潛水。永定河在盧溝橋以下,逐漸變為地上河,常年補給潛水,是西郊地區地下水重要補充來源。潮白河在懷柔以南、大石河在蘇村以南、泃河在平谷以南及溫榆河-北運河、媯水河等,均排泄地下水。
潛水埋藏深度,因地而異。在山前和洪積扇的頂部地區,潛水埋藏深度大,含水層單一、透水性強、水力坡度大、徑流條件好,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區。在沖洪積扇中下部廣大平原地區,含水層透水性差,徑流條件不好,潛水以垂直運動為主,主要消耗于蒸發。潛水埋藏深度淺。
潛水全年最低水位出現在5~7月,最高水位出現在8月中旬及9月上旬。水位年變化幅度1~3m,潛水溢出帶小于lm。在河水補給地下水的地段,河水動態對潛水影響較大。如沿永定河和潮白河一帶,潛水主要受水庫放水量多少和放水時間的控制。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現在水庫放水前的4月,放水后水位迅速上升,最高水位出現在8~9月份。潛水均由山前流向平原,總的趨勢是由西北流向東南。
圖2-9 年北京平原區潛水位分布
年枯水期北京平原區潛水面埋深大部分范圍小于5m,僅在山前和洪積扇頂部地區大于m,北京老城區、石景山、順義、平谷、密云、房山等用水量大的地區,潛水面埋深在5~m,潛水位等水位線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均勻變化。到年,枯水期潛水面埋深在老城區范圍已經加深到~m,而5~m的范圍向東擴展到通縣;年枯水期的潛水面北京老城區為~m,石景山、門頭溝及豐臺部分地區潛水面埋深大于m,城近郊區潛水面埋深普遍在5m以上。自年至年,整個平原區潛水面埋深均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城、近郊區一帶,由于開采量較大,下降幅度達5~m,下降區范圍逐漸擴大,尤其以集中開采區的城近郊區水源廠、東南郊工業區等地為甚。在永定河沖積扇地下水溢出帶,即衙門口、廖公莊以東至海淀、廣安門一帶隨潛水位區域下降而逐漸消失。
從年至年年期間,北京地區地下水位總體趨勢均處于下降。其中通州、大興、房山、昌平、朝陽、海淀、門頭溝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0.2~1m,屬于弱下降區。順義、密云、豐臺、石景山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1~2.5m,屬于中下降區。平谷、懷柔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大于2.5m,屬于強下降區(圖2-9)。
潛水分布在山前沖積洪積扇的頂部及廣大平原的淺層,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其次是河水、灌溉水的入滲補給。潛水的流向均由山前流向平原,總的趨勢是由西北流向東南。河水與潛水之間具有一定聯系,通常在河水高水位期補給潛水,而在低水位期排泄潛水。但在不同的河流地段有所不同。潮白河密云段、大石河坨里至蘇村段均為河水補給潛水;永定河在盧溝橋以下,逐漸變為地上河,常年補給潛水,是西郊地區地下水的重要補充來源;潮白河在懷柔以南、大石河在蘇村以南、泃河在平谷以南及溫榆河-北運河、媯水河等,均排泄地下水。
潛水埋藏深度因地而異。在山前和洪積扇的頂部地區,潛水埋藏深度大,含水層單一,透水性強,水力坡度大,徑流條件好,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區。在沖洪積扇中下部廣大平原地區,含水層透水性差,徑流條件不好,潛水以垂直運動為主,主要消耗于蒸發。潛水埋藏深度淺。
潛水全年最低水位出現在5~7月,最高水位出現在8月中旬及9月上旬。水位年變化幅度1~3m,潛水溢出帶小于1m。在河水補給地下水的地段,河水動態對潛水影響較大。如沿永定河和潮白河一帶,潛水主要受水庫放水量多少和放水時間的控制。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現在水庫放水前的4月,放水后水位迅速上升,最高水位出現在8~9月。潛水均由山前流向平原,總的趨勢是由西北流向東南。
年枯水期北京平原區潛水面埋深大部分范圍小于5m,僅在山前和洪積扇頂部地區大于m,北京老城區、石景山、順義、平谷、密云、房山等用水量大的地區,潛水面埋深在5~m之間,潛水位等水位線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均勻變化。到年,枯水期潛水面埋深在老城區范圍已經加深到~m,而5~m的范圍向東擴展到通縣(通州區);年枯水期的潛水面北京老城區為~m,石景山、門頭溝及豐臺部分地區潛水面埋深大于m,城近郊區潛水面埋深普遍在5m以上。自年至年,整個平原區潛水面埋深均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城區、近郊區一帶,由于開采量較大,下降幅度達5~m,下降區范圍逐漸擴大,尤其以集中開采區的城近郊區水源廠、東南郊工業區等地為甚。在永定河沖積扇地下水溢出帶,即衙門口、廖公莊以東至海淀、廣安門一帶,隨潛水位區域下降而逐漸消失。
從年至年年期間,北京地區地下水位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通州、大興、房山、昌平、朝陽、海淀、門頭溝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為0.2~1m,屬于弱下降區;順義、密云、豐臺、石景山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為1~2.5m,屬于中下降區;平谷、懷柔水位年平均下降幅度大于2.5m,屬于強下降區(圖9-)。
圖9- 年北京平原區潛水位分布圖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