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脊柱健康是他們成長發育的基石。然而,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率持續攀升,成為繼近視、肥胖后的第三大健康威脅。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心肺功能障礙、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同時引發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為此我們呼吁全體市民朋友共同行動,構筑脊柱健康防線:
一、預防為先:筑牢脊柱健康根基
1.培養正確姿勢習慣
坐姿:遵循“一拳一尺一寸”原則(胸口離桌一拳、眼睛離書一尺、握筆離筆尖一寸),雙足平踩地面,避免蹺二郎腿或歪斜身體。
站姿/行走:保持耳垂、肩峰、股骨大轉子三點垂直一線,避免含胸駝背。
2.科學負重與睡眠環境
書包重量不超過體重10%,選用雙肩寬背帶包,重物貼近背部放置;杜絕單肩包、手提包。使用中等硬度床墊,枕頭高度約10厘米(仰臥時托起頸部,側臥時與肩同高)。
3.強化脊柱支持性運動
每日鍛煉30分鐘,優選游泳、吊單杠、瑜伽(貓牛式、眼鏡蛇式)等對稱性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力量。避免舉重、體操等單側負荷過大的運動。
二、早期篩查:家庭與學校雙軌并行
1.家庭自測。家長可按照6步法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可能存在脊柱側彎。一是觀察頭部是否居中,有無高低肩;二是檢查肩胛骨是否對稱、等高;三是查看腰部弧線是否對稱;四是對比骨盆是否水平;五是觀察脊柱是否呈直線;六是進行前屈試驗,看背部是否對稱。
2.學校體檢。?衛健、教育部門聯合推進,依托醫療機構開展中小學生網格化篩查。
3.醫院檢查。若家庭或學校篩查發現異常,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4.?分級干預?。輕度側彎以中醫手法及運動干預為主,定期隨訪;中重度側彎結合支具治療或手術,同步中醫康復調理。
三、科學干預:中醫藥特色療法精心呵護
1.?推拿按摩。?通過滾、按、推、揉等手法放松脊柱周圍肌肉,調整脊柱關節位置,重點刺激大椎、華佗夾脊、腎俞等穴位。
2.?針灸與穴位治療。針灸結合耳穴壓豆、穴位敷貼等方式,調節氣血運行,緩解肌肉緊張。
3.?中藥外治。?采用中藥熏洗、膏藥貼敷等方法輔助調理體質,改善局部循環。
4.?功能鍛煉。推廣脊柱保健操等運動療法,強化核心肌群,糾正不良體態。
挺直脊梁,方能擔當未來!讓我們攜手行動,從一堂課的坐姿調整、一次家庭自檢、一場親子運動做起,為兒童青少年撐起健康的藍天,讓他們以自信之姿,邁向無限可能的人生征程!
來源:健康棗莊